从古至今盐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盐的咸味能明显提升人的食欲,所以咸味也被认为是百味之王,是许多调味品的最基础的味道。具统计中国从南方到北方食盐人均12~15克,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人均食盐量要在5g以下,中国营养学会则推荐在10g以下,这说明咱们普通老百姓每天摄入的盐是大大超标了的。
盐吃多了对身体有非常多的副作用,短的能减少口腔唾液分泌,降低上皮细胞的防御能力使病毒易进入体内,远的长期高盐摄入能明显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甚至影响骨骼的发育。最重要的一点它对养颜可是非常的不好。法国有句俗语叫做“美女生在山上,不生在海边”,就是因为盐吃多了导致面部皮肤容易失水而皱纹多。
找到食盐的替代品就摆在了科学工作者面前。其实除了氯化钠外其他的盐类如氯化铵、氯化钾、溴化钠、碘化钾、苹果酸钠等都具有很强烈的咸味,但溴化物有毒性,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工业上使用,碘化钾虽然可以加在食盐里,可量不能超过二万分一,况且碘盐吃多了,容易诱发甲亢;苹果酸钠很好,可价格太贵了,几万块一吨,那不是咱们老百姓吃得起的,剩下的就只剩下氯化铵、氯化钾这两个同时氯化物的哥俩了。
2007年,瑞士公司Jungbunzlauer研究出了一种食盐的替代品,其中就是钾离子占10%左右,可我们知道钾离子还是有一定的毒性的,现实中由于一些异常情况人体排钾非常容易受到影响,从而导致高钾血症,增加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的几率。氯化铵相对安全一些,比如北欧在夏季冰淇淋中就大量加入氯化铵、并且很多国家和地方将氯化铵与甘草熬成一种调味剂(黑色晶体形状)用于各类食品中(如用在芬兰的红烧鸡肉,瑞典的拉客饭,荷兰的左特面条,丹麦的血制品佳肴等等),还有在伏特加酒中加氯化铵作调味剂,将氯化铵食用在很多地方都有先例。但氯化铵也有它的不足,比如说它的咸味没有食盐正宗(还略微带一丝凉味),某些特殊体质的人也不宜大量食用(如孕妇、溃疡病、代谢性酸血症患者),但这不不妨碍它部分代替食盐。
目前韩国生产的一种食盐代替品,就部分使用了氯化铵来代替食盐,而国内则还没有先例。株洲江海公司生产的食品级氯化铵已经广泛的应用到酱油的酿造、酵母的培养、面粉的改良、饼干的口味剂当中,我们江海公司也真诚的希望能有中国的厂商生产出中国的食盐替代品,造福咱们中国的老百姓。
湖南江?;繁?/strong>二十三年专注于高纯氯化铵生产,您有任何关于氯化铵方面的疑问,欢迎随时拨打我们的客服热线:400-0733-998 手机:18182072788 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